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(nAChRs)构成了一系列配体门控通道,最初基于烟碱激活而分类,其中乙酰胆碱(ACh)是内源性配体。 nAChRs是五聚体跨膜蛋白,可形成、Na+、K+和Ca2+通透性阳离子通道。 nAChR由五个同源亚基组成,这些亚基来自从哺乳动物和禽类来源克隆的十个α(α1-α10)和四个β(β1-β4)亚基。每个nAChR亚基均包含四个跨膜结构域M1-M4,其中M2穿过通道。通过电子显微镜解析,肌肉型nAChR(来自电鳐电器官)的结构为4 Ǻ;通过对软体动物ACh结合蛋白X射线晶体结构(分辨率低至2.7 Ǻ)分析,我们深入了解了nAChR的胞外结构域和激动剂结合位点。ACh结合蛋白提供了用于建模神经元nAChRs结合位点的模板。
α1,β1,γ,δ和ε亚基仅在骨骼肌中表达,而其他亚基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中(因此称为“神经元烟碱受体”),但在其他细胞类型中也存在。例如,据报道在发育期间,α7亚基在骨骼肌中和活化巨噬细胞中瞬时表达,而其他亚基也会在各种上皮和内皮细胞中表达。
在大脑中发现的nAChR的主要形式为α4β2*和推定同系物α7nAChR,其中*表示可能存在其他亚基。例如,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,有证据显示存在多种nAChR亚型:α4β2、α4α5β2、α6β2β3、α4α6β2β3末端;α7 nAChR和树突区域上的某些异聚形式。在自主神经节中,除了α7同聚物外,还存在α3α5β4和α3α5β2β4组合。α9和α10亚基的分布有限,仅限于感觉组织(主要是耳蜗毛细胞)。α10亚基仅可作为α9的异聚体,而α9可形成同型nAChR。这些是nAChR家族中差异最大的亚基,表现出烟酸/毒蕈碱的混合药理学作用,对其他药物(包括番木鳖碱和5HT3配体)敏感。
ACh结合位点位于亚基(α5除外)与相邻亚基之间的界面;因此,nAChR异源异构体通常具有两个激动剂和竞争性拮抗剂结合位点,而α7同聚物可能具有多达五个假定的结合位点。nAChR的大多数有效和选择性配体都是天然产物,例如(-)-尼古丁。它们为以神经元nAChRs作为治疗靶标的药物,提供了合理设计的基础。
青蛙生物碱地棘蛙素是最有效的烟碱激动剂之一(与a4b2 nAChR结合的Ki ~50 pM),且作为镇痛药效力比吗啡高100倍。但它与神经节和神经肌肉nAChRs的相互作用,会在接近止痛剂的剂量下产生毒性。大多数合成化学工作都集中在α4β2或α7nAChRs上。ABT-418是一种尼古丁的异恶唑异构体,具有认知增强活性,适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成年人;ABT-594是一种地棘蛙素的氮杂环丁烷类似物,是一种有效的镇痛药,在动物模型中具有比依巴替丁更低的副作用;SIB-1508Y是α4β2优选尼古丁类似物,在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中表现出活性。3-吡啶基醚A-85380用于区分中央和外周nAChR,还可以区分脑膜中[3H]地棘蛙素结合位点的亚群。5-碘类似物(5-Iodo-A-85380)用于SPECT成像,并且与母化合物相比,表现出了更高的效价和选择性。GTS-21是在α7 nAChRs的部分激动剂,据报道具有认知增强活性,而AR-R 17779是α7 nAChRs的完全激动剂。SIB-1553A是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某些认知增强活性的α3β4优选药物。从Conus蜗牛毒液中分离出的各种α-芋螺毒素提供了亚型选择性nAChR拮抗剂,是一类重要的研究工具(尽管它们的出色特异性可能导致不同物种对同源nAChR的识别差异)。某些α-芋螺毒素也被视作潜在止痛药物。
除了ACh结合位点外,nAChR还含有调节位点,例如用于神经固醇、Ca2+和某些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(毒扁豆碱和加兰他敏)的位点。其他结合位点位于离子通道内,例如用于麻醉剂(如利多卡因)、苯环利定和MK-801的位点。驱虫药伊维菌素和5-羟基吲哚可增效α7 nAChR(后者也可增效5-HT3 受体),而17-b-雌二醇选择性增效α4β2 nAChR。据报道,神经毒性肽Ab1-42可与α7 nAChR相互作用,且还有人认为α-突触核蛋白与α7亚基存在关联。α7 nAChR具有海马配对脉冲抑制作用,且除遗传数据外,该机制的缺陷还暗示了α7 nAChR影响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。在缺少特定亚基或突变亚基过度表达的转基因小鼠中,α4和β2亚基均表现出了在烟碱依赖性和伤害感知方面的作用。人类α4或β2亚基突变是罕见的癫痫病病因,如ADNFLE(常染色体显性夜夜性额叶癫痫)。
下表包含公认的调节剂和其他信息。有关其他产品列表,请参阅下面的 “类似产品”部分。
脚注
a) 部分激动剂
缩写:
A-85380:3-(2[S]-氮杂环丁烷基甲氧基)吡啶
ABT-418:(S)-3-甲基-5-(1-甲基-2-吡咯烷基)异恶唑
ADNFLE: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
AR-R 17779:(S)-螺[1-氮杂双环[2.2.2]辛烷-3,5'-恶唑啉]-2'-酮(4a)
DMAC:3-(4)-二甲氨基肉桂亚胺碱
DMPP:N,N-二甲基-N’-苯基哌嗪碘化物
GTS-21:[3-(2,4-二甲氧基苄基)-天青碱
RJR-2403:N-甲基-4-(3-吡啶基)-3-丁烯-1-胺
SIB-1553A:4-[[[2-(1-甲基-2-吡咯烷基)乙基]硫代]苯基盐酸盐
TMA:四甲基铵
参考文献
如要继续阅读,请登录或创建帐户。
暂无帐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