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甲醇说拜拜,
PVDF转印膜还能如此操作
蛋白质印迹( Western Blotting ,简称 WB) ,是一种常用的蛋白检测和定量的技术,它可以从复杂的蛋白混合物中分离和检测某种特定的目标蛋白,已成为非常经典、有效的蛋白研究方法,80%以上的蛋白实验室都会用到。
然而,WB操作并没有那么简单,经常被调侃为一种“玄学”,一不小心很容易出现问题,比如信号弱、背景高、各种奇葩条带等。其实WB实验有很多诀窍,比如选择合适的转印膜等,掌握了这些,就离WB老司机不远了。
转印膜的发展
WB实验方法最早出现于1979年,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,核心试剂的发展不断促进着WB技术的改进。其中,转印膜的更新迭代对WB实验的性能优化,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WB技术建立之初,参考了Sothern blotting的方法,使用硝酸纤维素(NC)转印膜作为介质。虽然NC膜具有亲和力高、背景低等特点,但NC膜脆而易碎,在很多WB应用场景中存在诸多局限性。
直到1985年,默克推出了PVDF转印膜,其蛋白载量更高,韧性好,显著提高了WB检测的灵敏度和成功率,也可以支持多轮剥离和杂交,更高效的获得更多数据。从此,WB逐渐成为检测蛋白表达的经典、有效的技术方法。
PVDF转印膜的选择
为了满足客户更多特殊需求,默克也在不断创新,推出多种PVDF转印膜系列。大家可以根据目的蛋白分子量、蛋白丰度、后续检测方法、操作需求等选择不同的PVDF膜。
不同PVDF转印膜对比:
常用的是默克经典PVDF膜,Immobilon®-P,0.45μm孔径,可满足大多数应用需求,文献引用近万篇;低丰度蛋白、或低分子量蛋白/多肽等检测,推荐0.2μm的改良PVDF膜,载量更高;如果进行荧光检测,推荐Immobilon-FL改良PVDF膜,可显著提升信噪比。
除此之外,还可以选择不同的产品形式,比如:
● 经典卷膜:9,937.5 cm2,高性价比
● 半卷膜:用量少选择小规格,不浪费
● 卷筒膜:一步剪裁,无边角浪费
● 预切膜:无需裁剪,方便高效
● 三明治:滤纸和预切膜片预组装
WB技术进入新时代无需甲醇润湿PVDF膜
PVDF膜已广泛应用于多种WB场景,但PVDF膜需要甲醇润湿激活,不环保、也不太方便。为了进一步改善WB技术,默克研发出了目前市场上唯一无需甲醇激活的改良PVDF膜,Immobilon®-E。
Immobilon®-E即用型PVDF膜,转印前无需甲醇溶液预润湿,可直接使用标准转印缓冲液。与NC膜相比,它有PVDF膜的优势,包括更好的操作性能和染色能力、强溶剂抗性和高信噪比,因此具有更高的灵敏度。
Immobilon®-E 即用型转印膜孔径为0.45μm,是大多数Western 免疫印迹的理想之选。
● 更安全方便:不需要高浓度甲醇预润湿、操作类似NC膜
● 应用更广泛:低丰度蛋白/常规检测,湿转/半干转等
● 物化性能好:柔韧易操作,试剂兼容性好,适于长时间存放
● 支持重复检测:性能稳定,可进行多次抗体剥离和再杂交
Immobilon®-E具有与NC膜的非预润湿特点,也有与-P同样的检测灵敏度,操作方便安全,同时保障了低丰度蛋白的检测成功率。
如要继续阅读,请登录或创建帐户。
暂无帐户?